转变服务模式 释放服务效能
井陉县以“政策找人、服务上门”模式打通服务机制“末梢神经”
围绕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,井陉县进一步聚焦基层政务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治理水平,在科学高效、依法治理的前提下,通过构建“主动发现、主动告知”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,以“共享时效政策、打通堵点难点”为主线,让政策更加贴近群众、服务群众。
如何才能让老百姓享受时效性政策?井陉县行政审批局协调全县17个乡镇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“井陉·行+服务上门”活动,通过梳理百姓需求,帮助群众完成了居民养老保险认证网上登记注册、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、网办事项线下现场指导等上门服务。
自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网上登记注册工作全面推开以来,南王庄乡政府对政务服务工作高度重视,召开乡村两级干部大会对各村干部进行安排部署和业务指导。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发布指导性通知,下发未认证人员名单,现场指导村干部针对名单逐一落实到人。针对行动不便人员、留守老人、智能手机使用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,村干部主动上门服务,手把手进行指导,顺利完成了2000余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网上认证登记工作。
类似养老保险认证的“服务上门”工作还有很多,在此之前,一些村民缺乏政策敏感性,对自己可以享受的政策服务不了解,对事项的办理流程不熟悉,加之老年人使用电子设备困难等原因,造成了个人政策待遇上的损失。此次“服务上门”工作转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,将“被动受理”村民需求转为了“主动上门服务”,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事办成。截至目前,井陉县全域万余人享受到了便民惠民服务,赢得了百姓的一致赞许。
同时,井陉县行政审批局公示印发了“服务上门”事项宣传手册和办事指南,并开展了一系列“政策找人、服务上门”政策宣传活动。
这一系列宣传活动以基层乡镇为主要开展对象,工作人员通过张贴宣传标语、向沿街商店及过往村民发放“服务上门”事项宣传手册等方式,以坚持边学习、边实践、边落实的工作精神,帮助村民了解新政策,为老百姓“抓准痛痒”,提高“政策找人、服务上门”行动社会的知晓度。
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,不仅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落实能力获得提升,也让老百姓了解到了政策的最新信息及办理具体流程,为“被动受理到主动上门”服务模式转变带来了这一过程不仅汇聚了资源服务,提升了基层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也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。
自全县“政策找人”工作开展以来,各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出因地制宜、量体裁衣的政策落实能力,县审批局统筹协调,上下联动,发挥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制度优势,共同建立起以县直部门为指导、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、村综合服务站为链条、广大人民群众为终端的主动发现工作体系,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工作者在服务群众、保障民生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优势,为困难百姓排忧解难,让惠民政策应享尽享、应得尽得,开启“井陉·行+服务上门”的全新篇章。 (记者 张静雯)